從海歸白領到手工皮匠 85后寶媽放棄高薪過起慢生活
青島新聞網(wǎng)7月22日訊(實習記者 李麗濤)蘇三最為滿意的決定是在連續(xù)換了三份工作之后,開起了一家屬于自己的手工皮藝店:“我最早是在銀行工作,后來又干了外商展會接待和企業(yè)宣傳,但我覺得這些工作都不適合我,不是我想要的?!痹谇鄭u最富文藝氣息的黃縣路上,蘇三有一家自己的手工皮藝店——“蘇三手作”。
“蘇三源于我的英文名‘Susan’,我大名叫李蒙蒙,但大家都習慣叫我蘇三?!苯衲?2歲的蘇三不僅是一位寶媽,更是一名皮具手藝人,在擁有一個幸福三口之家的同時,更有一份能讓自己享受慢生活的事業(yè)。相較于過去格子間工作的忙碌與疲憊,如今的蘇三能夠自由調整自己的工作時間、更多地陪伴家人、選擇與自己投緣的顧客、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作品。
近兩年,隨著更多人對手工皮藝的關注,蘇三店里的客人也越來越多,即便生活節(jié)奏掌握在自己手里,收入相較以前也并不會差多少。一家店,一只貓,蘇三在成為一名皮具手藝人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最為舒適的生活方式。
社交圈的一份皮雕作品,讓海歸姑娘愛上了皮具工藝
2010年,在俄羅斯讀完金融專業(yè)的蘇三留學歸來,順利地進入了銀行工作。這份在外人看來穩(wěn)定且體面的工作,對于蘇三來說卻倍感壓抑。三點一線的生活,平平無奇的工資,銀行枯燥且高強度的工作,讓蘇三的生活被工作充斥得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忙碌的同時卻倍感空虛。
正在蘇三感到沮喪迷茫之時,同學分享在社交圈的一份皮具雕刻作品引起了蘇三的注意,那是一張雕刻著老奶奶頭像的皮具。蘇三第一眼就被震撼到了,喜愛皮制品的她沒想到在皮具上還能有如此精妙的創(chuàng)造?!八拿朗悄隳苊玫降摹!迸c圖紙上的畫像相比,皮雕作品更多了一份真實感,老人臉上的皺紋、微揚的嘴角,不僅是視覺上的沖擊,更是指尖能觸摸到的實感。從小就愛搗鼓手工制作的蘇三來了興趣,立馬聯(lián)系上這位遠在內蒙古的同學。
關于皮具制作的工具材料和基本方法,都有老同學的傾囊相授,但實際的操作,都還得靠自己慢慢摸索。在那個手工皮藝尚不流行的年代,市面上能找到的相關資料十分有限,早期愛好者們,大多都是憑貼吧里的一些國外圖文資料比對著學習。都說萬事開頭難,但最初的入門學習并沒有蘇三想象中的困難:“手工制作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琢磨不透的時候就先放一放?!?/p>
對照著資料,裁剪、打孔、縫線……盡管第一個作品磕磕絆絆做了大半個月,但在看到那不足手掌大小的錢包時,蘇三依然異常興奮:“這個錢包我到現(xiàn)在都還在用?!?/p>
從快節(jié)奏到慢生活,都市白領變身女皮匠
在這些細致的手工活中,蘇三找到了內心的一片寧靜。沒有工作上的壓力、煩躁,只專注在自己的這片小天地里,蘇三越來越享受這份簡單與純粹。
回想起匆匆忙忙的那些年,放棄了原本喜愛的美術專業(yè),出國學習在外人眼中更為實用的經(jīng)濟專業(yè),學成回國投身金融領域,出入銀行和高端寫字樓,快節(jié)奏的工作和與之相匹配的高薪,不僅沒有為她帶來成就感,反而讓她日益陷入焦慮之中:“我時常會問自己,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在蘇三看來,曾經(jīng)的自己是個典型的加法姑娘,為技能做加法,為生活做加法,步履匆匆,卻鮮少獲得快樂:“我想,我應該試著為自己做做減法,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庇^念的改變看似就在一念之間,但卻是背后日日夜夜的反復考量,無數(shù)次想要逃離當下的生活,但不知道能逃往何處。當內心涌現(xiàn)的煩躁一次次被手中的皮具快速消除時,在一次次讓她平靜下來的手工制作中,蘇三意識到自己希望擁有這樣一片手工皮藝的天地。在老公的大力支持下,蘇三勇敢辭去了自己的工作:“直到店鋪租房合同簽下來的那一刻,我這顆心才總算是落定了?!?/p>
2016年5月,這家名為“蘇三手作”的手工皮藝店正式開業(yè)了,從裝修到物件陳設,一點一滴都是蘇三自己的設計:“之前工作賺的錢基本全投在這個店里了,那時候也不確定能不能回本,但就是很激動很滿足!”
有了自己的小店,能更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在店內邊聽著音樂邊做著自己喜歡的手工活。不用為了工作熬夜,也不必起早貪黑,想休假的時候就關上店鋪,帶著老公、孩子一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仿佛卸下積壓在心頭多年的巨石,如今終于能長舒一口氣,過一種生活,簡單到?jīng)]有奢侈的輕松,在自己的王國,簡單地揮霍創(chuàng)意輪廓。
她希望更多人能體驗到慢節(jié)奏的美好
轉眼間,“蘇三手作”已經(jīng)走過了四年,在蘇三看似隨意的經(jīng)營下,小店的經(jīng)營情況卻一直都不錯,如今還有了新員工的加入。這些年的開店經(jīng)歷,也讓蘇三對自己的手藝越來越自信:“像這種包兩到三天做一個。”蘇三拿著手上即將完工的斜挎包說到。
手工皮藝不僅是事業(yè),更是蘇三心靈上的一份寄托。在她心里,手工皮藝就像點亮她人生的一束光,拿起皮料,看著手中的針線穿過皮具,仿佛所有的煩惱都煙消云散,在一針一線、一裁一剪中,獲得的是從未有過的專注與安寧。比起以前一天內能處理完十幾項工作事務,如今好幾天才能做完的一件作品讓蘇三更有成就感。蘇三說,也許就是在這一次次慢制作的體驗中,她的生活態(tài)度發(fā)生了改變。手工皮藝展現(xiàn)的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蘇三的生活態(tài)度。
“蘇三手作”最為特別的一點是鼓勵顧客到店親手制作皮具,她希望將手工皮藝的快樂分享給更多人。忘卻平日里的忙碌與喧囂,只專注于手中這份細活兒,蘇三想讓更多人能體驗到這份慢節(jié)奏的美好。
店內的墻壁上,貼著幾百張顧客到店制作的留影,照片中的每個故事蘇三都清楚地記得:“這張是小男孩給他爸爸做了一條腰帶,那張是小姑娘給自己異地戀的男友做的一個錢包……”蘇三相信,當這份慢功夫被注入情感后,手工皮藝會給人帶來更多別樣的感受。
蘇三也時常領著自己的孩子來店內轉轉,與他分享著店內的小故事,在談到以后是否會讓孩子接觸手工皮藝時,蘇三說:“看他興趣吧,我還是希望他以后能過上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像他媽媽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