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韩国欧美特黄,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97视频在线观看精品,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td id="y64vf"><strong id="y64vf"></strong></td>

      青島新聞APP

      打開

      青島宣傳 | “嗚——”,當防空警報再次響起

      2024-11-14 08:08    青島宣傳

      這幾天,青島人的手機里都會跳出一條提醒短信:11月14日10:00—10:20,青島市將發(fā)放防空襲預先警報、空襲警報、解除警報和災情警報信號,請注意聽辨,并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這是青島人熟悉的“定時音”:在每年11月14日的防空警報試鳴日,它都會以高分貝飄蕩在這座海濱之城的每個角落;它也是歷史的“回聲”,把時空扯開了一個口子,讓大家每每想起1897年的今天,德國軍隊武裝侵占青島,帶給這座城市的屈辱……

      位于市北區(qū)的一處警報器圖源:市北國防動員公眾號

      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今天,城市為何還要年年“揭傷疤”,再痛一次?在回眸往事中,你又聽到、想到了什么?

      一、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過去

      “嗚——”,尖銳的警報聲劃破長空,人們仿佛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緊緊揪住了胸口,感到一陣莫名的沉重與緊張,禁不住回望120多年前的那段“青島往事”。

      電視劇《覺醒年代》里,有個角色郭心剛,他是青島人,父親原是清朝將領。1897年德國來犯時,郭父積極抵御外辱,反被革職回鄉(xiāng),不久病逝,臨死前告誡郭心剛,若是哪天政府收回了青島,定要“家祭無忘告乃翁”。

      電視劇《覺醒年代》劇照

      這一歷史背景,正是今天警報聲的源頭。在“覺醒年代”之前,是列強瓜分中國的屈辱歲月。十九世紀后半葉,英、俄、美、日、法、德等國爭先恐后在華攫取權益,不擇手段打開中國的大門,強占中國的土地,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1897年,德國借口山東巨野兩名傳教士被殺一案,派兵強占膠州灣沿岸各地,次年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界條約》,將山東劃入自己的勢力范圍,開啟了長達17年的殖民統(tǒng)治。

      梁實秋在《憶青島》里也提到,“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德國強租膠州灣,辟青島為市場……”側(cè)耳傾聽,膠州灣上吹拂的縷縷海風中,似乎還可聽見當年德國艦船的炮聲……那用血淚書寫的歷史恍如隔世,不堪回首。

      德國明信片,描述了德軍侵占膠州灣的場景

      歷史早已被重新書寫。今年是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130周年,“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在一篇文章中說,“面向海洋則興,放棄海洋則衰,國強則海權強,國弱則海權弱”,我們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過去。

      “聲控”的記憶,“硬控”的現(xiàn)實,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在離當年德軍登陸地點棧橋不遠的地方,是深受游客喜愛的參觀打卡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在這里,人們感受著艱辛與豪邁,心中滿是崇敬與自豪。

      時間不語,給出了所有問題的答案;警報有聲,提醒我們該如何珍惜今天。

      二、歲月崢嶸,人民寫下“有聲”歷史

      有人說,聲音是時間的另一種形式。陣陣警報聲,將時間拉回到120多年前那風雨如晦的膠州灣畔。歷史的天空下,當年飄蕩的聲音穿透歲月,像一段凝固的時間,彰顯著民眾的力量。

      膠濟鐵路修筑場景還原圖源:齊魯壹點

      火車隆隆,血與淚的抗爭之聲。在武力侵占青島之后,德國就攫取了膠濟鐵路的修筑權以及鐵路兩旁30里內(nèi)的礦山開采權。這條鐵路飽含了民眾的血與汗、苦難與抗爭,“在這條線路上的每一根枕木、每一段鋼軌、每一個車站、每一節(jié)車廂,都深深地烙印著侵略者的驕橫和貪婪,記載著筑路勞工的斑斑血淚和早期膠濟鐵路工人當牛做馬的悲苦辛酸……”

      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 梁超 攝

      今年,是膠濟鐵路全線建成通車120周年,它是山東省首條鐵路,也是中國最早的鐵路之一。有文史研究者認為,這條鐵路雖說促進了商品貿(mào)易流通,加快了山東現(xiàn)代化的步伐,但早期膠濟鐵路更多發(fā)揮著列強掠奪中國資源通道的作用,承載著齊魯兒女的屈辱史、抗爭史與奮斗史,更銘刻了中華民族從100多年前的屈辱沉淪走向今天國家富強的每一步苦難與輝煌,值得我們銘記。

      “還我青島”,時代的最強之音。1919年5月4日,面對巴黎和會的不公,北京三千多名愛國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游行示威,“還我青島”“打倒賣國賊”成為當時的最強音,并獲得全國響應——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nèi)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激勵著每個國人。

      今天,在澎拜的海浪聲中,“五月的風”雕塑在青島五四廣場上紅得耀眼。一百多年來,從反抗殖民和壓迫的吼聲,到青島解放的歡呼,再到改革開放和城市“東進”的號角聲……無數(shù)的聲音在風中飄過,又在我們的心中回蕩。

      三、“治愈”和“備豫”,惟有強大

      1891年建置的青島,在“童年”曾遭受巨大的創(chuàng)傷。而能“治愈”這種傷痛的,惟有讓自己不斷強大。

      用當今之“強”告慰歷史之“殤”。清代思想家龔自珍說,“士皆知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歷史,總是在重要時間節(jié)點勾起回憶和反思、傳遞精神和力量。警報聲也是再憶舊恥,知恥后勇、奮發(fā)圖強是對歷史最好的告慰。

      歷經(jīng)一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青島從起初的濱海小漁村發(fā)展成今天的國際大都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0月下旬,海軍遼寧艦編隊開展遠海實戰(zhàn)化訓練。其間,遼寧艦、山東艦編隊首次開展雙航母編隊演練圖源:新華社

      近日,在膠濟線上,一幕普速列車、和諧號與復興號三車同框并行的震撼畫面,引發(fā)關注熱議,被網(wǎng)友稱贊為現(xiàn)實版“平行時空”;在南海某海域,遼寧艦、山東艦編隊日前首次開展雙航母編隊演練,錘煉提升航母編隊體系作戰(zhàn)能力……當今中國之強大,足以保障和守衛(wèi)和平發(fā)展的環(huán)境,這也是國民的底氣與豪氣。

      用充分之“備”防范未來之“患”。“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警報聲的背后,是城市、國家的強大與自信,未來的和平與安寧,有賴于今日的有為與有備。

      我們要看到,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團結(jié)還是分裂?和平還是沖突?合作還是對抗?再次成為時代之問。備豫不虞,為國常道,“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

      警報試鳴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對居安思危意識的提醒。這一儀式化活動警醒人們,即使在和平年代,國防安全意識也絲毫不能松懈。

      警報聲聲,從歷史深處響起,訴說著城市曾經(jīng)飽受欺侮的那段時光;警鐘長鳴,跨越時代,提醒今日的我們,珍愛和平,不要讓歷史悲劇重演。惟愿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涌進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作者:和聲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國務院最新批復,青島定位更清晰!

      2024-11-14    大眾日報

      青島:打頭陣、當先鋒,打造現(xiàn)代海洋經(jīng)濟發(fā)展高地

      2024-11-14    青島日報

      2024國際虛擬現(xiàn)實創(chuàng)新大會:強鏈補鏈,加力布局虛擬現(xiàn)實產(chǎn)業(yè)“優(yōu)質(zhì)內(nèi)容”

      2024-11-14    青島日報

      聚焦“未來空間”,探索“顛覆路徑”!全國60多個前沿項目在青“同臺競技”

      2024-11-14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今天白天陰有陣雨轉(zhuǎn)多云 最高氣溫19℃,最低氣溫15℃

      2024-11-14    青島氣象

      秋冬商圈人氣旺!青島消費市場活力足

      2024-11-14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早知道|青島公積金租房提取政策加碼,夫妻雙方零材料最高可提取3.6萬元;今年“雙11”,青島快遞量超2.1億件

      2024-11-14    青島新聞網(wǎng)

      特朗普提名國務卿等多個重要職位人選

      2024-11-14    央視新聞客戶端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