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關心同居現象?
家長和老師。
他們擔心的最根本問題是什么?
男孩+女孩會不會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這是共同的焦慮。但是,北京一位著名的專家卻說:“18歲到25歲的青年始終沒有性體驗,那么就可能會有抑郁或狂躁的隱患!
這不啻是對傳統(tǒng)教育觀的一次反動,對
很多人來說有些驚世駭俗。
但是,時代在變!現在新的性教育課本,已經開始從小學直截了當地講性。
就好比給孩子刀子并不意味著他會去殺人一樣,大學生已經是有決斷和選擇能力的成人。這從今天我們對周邊大學生性觀念和性生活的初淺調查也可以發(fā)現:校園還是平靜的校園,有了性生活的大學生也仍然是大學生。當然,未婚同居沉淪闖禍的極端例子也不是沒有,但那不是大學生所特有的問題,那是社會的極端。
在新一代青年中,性的罪惡感已經不復存在。
――谷風
NO.1日租也無妨
小敏是在杭某高校剛畢業(yè)的學生,現在在溫州一家報社當記者,記者在網上聯系到了她,她向我們回憶起了畢業(yè)前最后一個學期和她男朋友的一段關于日租房的經歷:“男朋友跟我是從高中開始談戀愛的,考大學的時候,我到了杭州而他到了寧波。這4年,我們見面的機會也很少,但是感情一直很好。到了大四下半期,學習任務稍微輕了一些,他就經常來杭州看我。每次來的時候,我們都是住到學校附近的賓館里,但是,賓館的費用開銷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大了。后來聽同學說,學校附近有一些農民房可以臨時租,甚至連租一兩天的房子也有,我覺得這樣的房子很適合我和我男朋友的這種情況,而且價格遠遠低于在賓館的開銷,于是,接下來這段時間,我和我男朋友經常去光顧這些日租房。”
NO.2我們感到溫暖
金秋時節(jié)的一個下午,記者敲開了“同居部落”中的一員、小周的“家”。小周是杭州某高校在讀研究生,小霞本準備來小周所在的學校復習考研,不料與小周一見傾心,墜入愛河。經過一段卿卿我我的花前月下后,兩人干脆在校園附近租了這套房子,過起了柴米油鹽的同居生活。
記者的到來,讓不知所措的小霞有些意外。經過小周的解釋,小霞恍然大悟,并表現出了些許的羞澀。經主人同意后,記者開始參觀起他們的“家”:20平方米的面積,一室一廳,地面紅色的大理石光可鑒人,臥室內有一張席夢思和一臺18英寸的康佳彩電,據說都是房東留下的,一些精致的飾品卻將這個原本樸素的臥室點綴得溫馨可人。臥室的對面是擁擠的廚房:一口單眼煤氣灶、一口鍋、一些碗筷,這是小周自己配置的!懊吭700元的房租讓我們沒有多余的財力去添置其他東西了,雖然這里簡單甚至可以說簡陋,但我們依然感到很溫暖!毙≈芙忉尩。當問起他們對同居問題的看法時,一直沉默的小霞開了腔:“我覺得同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兩個人在一起,情到深處,有很多看來不可能的事就變成了必然。況且,兩個人住在一起,可以相互照顧,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NO.3同居不是一種選擇
小南現在已經從大學中文系畢業(yè)了,男朋友是工科研究生,早一年畢業(yè),在杭州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當初單位分了一個小單間,小南便搬出宿舍與男友同住。小南說,同居不是一種選擇,而是感情水到渠成后的必然結果,也就沒有忌諱,所以同學們基本上都知道。但父母是在自己畢業(yè)工作之后才告訴的,父母有點意外,但沒有反對算是默認了,因為雙方是多年的同學,有較深的了解,也見過對方家長。小南堅持說,兩人是很慎重的,是因感情而走到一起的,雖然正式談戀愛只有兩年。談到同居,小南說,當初以第三者的眼光看,是個貶義詞,當自己進去之后,覺得很不錯,認為同居是中性的詞,因為“人”才是關鍵的因素,要在尊重感情的基礎上發(fā)生。如果是一時沖動,那是不負責任的做法。聊到性關系這一敏感話題,小南很坦誠,認為同居和發(fā)生性關系的含義差不多,基本上可以等同,因為沒有辦法避免,F在兩人在西溪路租了一套一室一廳的小單間,每月600元,兩人的錢是合在一起用的,因為男方家里的經濟負擔較重,所以小南是用自己的錢養(yǎng)活自己。小南說,同一屋檐下的生活,雖然有磕磕碰碰,但兩人更有默契,不斷地發(fā)現著對方的優(yōu)點。
新聞調查
婚前性行為和貞操觀
根據最近的一個對高校大學生的調查表明,如今,學生校外同居現象并不鮮見。在受調查的同學中,有13%的人坦言有過性行為,其中以男生居多。62%的學生同意只要是和相愛的人,可以發(fā)生婚前性行為。并且85%的學生認為,已經發(fā)生性關系的男女不一定非得結婚。這對傳統(tǒng)從一而終的觀念是一種巨大的挑戰(zhàn)。
至于“貞操觀”,62%的同學認為珍視貞操是對人性的壓抑,在這一問題上,女生所占的比例大于男生的比例。71%的被調查者表示在得知未來伴侶曾和他人發(fā)生過性關系后,仍會與之結婚。
新聞鏈接
中學生性觀念
2001年北京市政協(xié)的一份調查發(fā)現,有48.8%的中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持認可態(tài)度,其中有9.9%的學生甚至認為一見鐘情就可以發(fā)生性行為。
由于青少年在性觀念上的悄然變化,婚前性行為已呈現低齡化趨勢。專家認為,這與性成熟年齡提前,結婚年齡推遲,待婚期延長有關。目前,我國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齡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提前了2歲到3歲,而結婚年齡卻延后2歲到3歲。
由于生殖健康教育相對滯后,我國青少年普遍缺乏正確全面的生殖健康知識。性健康知識的缺乏又直接導致了未婚先孕、未婚流產、性病、艾滋病流行等問題的出現。據2002年我國HIV/AIDS疫情報告,在現存的3種艾滋病傳播途徑中,性傳播感染者占8.1%;感染者以青壯年為主,20歲至29歲的占53.6%。――新華社10月21日
大學生日租房
大學校園里的租房廣告已經沒有什么新鮮,但是最近很多租房廣告上都出現了“可日租”,這幾個字著實令人難以理解,是什么人按天來租房?他們?yōu)槭裁匆刺熳夥?日租房都用來干什么呢?這種日租房不僅在節(jié)假日時緊張,就是平時也供不應求。租房的人都是附近的大學生,一般是租兩三天或者一個星期,也有人租十幾天。
目前并沒有法律法規(guī)禁止學生租房,只要租房者有正當合法的身份,并出示身份證件就可以租房。――天津《每日新報》
新聞訪談
專家談“同居”
“中國第一本大學生性心理自傳體小說”――《非常日記》的作者、西北師范大學的徐兆壽教授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18歲以上年齡的青年,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基本上已成熟,在這個時候發(fā)生性行為即同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始終強調一點,那就是以做愛為基礎,失去了愛的同居,是不道德的!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主任沈模衛(wèi)教授就此發(fā)表了他對同居問題的看法:大學生這個年齡段是一個生理和心理日漸成熟的過程,處于這個年齡段的人,對性會有比較大的好奇心,但是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往往容易產生一些偏差。對于解決途徑,我覺得更多的不應該是堵而是引導。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系主任陸玉林認為,大學生們應比較清楚地了解知道家庭的責任、正確的婚姻觀念和正確的性觀念,這需要社會和學校的理性引導,也需要自我的進步。(徐進
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