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文武北洋》是一部風(fēng)格顯著的歷史散文作品。馮琳攝
早報訊
資深文化記者李潔的新作《文武北洋》今天擺上島城的各家書店,這是該作者繼1999年的《百年獨語》后推出的又一部歷史散文作品。
溫故1912
《文武北洋》共24萬字,寫了1912到1928年間的9位歷史風(fēng)云人物,該書引用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資料,所表達(dá)的歷史觀點獨樹一幟,許多章節(jié)被評論者認(rèn)為是“豁人耳目”的。47歲的李潔是青島日報報業(yè)集團(tuán)工作人員,在二十多年的文化新聞采編過程中,曾多次尋訪全國各地的名人故居、紀(jì)念館和陵園,積累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在《文武北洋》中,他的行文自由地出入于史料舉證與故址感觸之間,其游刃有余的敘事風(fēng)格,也令許多讀者稱道。
比“獨語”更專注
李潔在5年前的首部歷史散文集《百年獨語》曾在讀書界引起不小的轟動,中央電視臺《讀書時間》欄目曾制作過一部近半小時的專題片,黃宗江、吳祖光、李德倫、姜德明、公劉、舒婷等名家都對該書有不俗的評價。
同《百年獨語》尋訪百年巨子相比,作者李潔認(rèn)為《文武北洋》是一部更加“專注”的作品,它記錄了作者對民國初期,亦即“北洋軍閥時代”的尋找與發(fā)現(xiàn)!罢驹谠绖P、黎元洪、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五位武人和楊度、章士釗、李大釗、陳獨秀四位文人的故址上,流連盤桓”,作者得出了許多嶄新的觀點和生動的感觸。
《文武北洋》由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首印7000冊,從出版社反饋的信息表明,首批發(fā)行的《文武北洋》基本都已被預(yù)訂一空,這部觀點鮮明的歷史散文已成為北京圖書訂貨會后各地書店爭相追捧的一部著作。(本報記者)
史實證實判斷
2004年北京書市上,不痛不癢的書還是太多,但一針見血、寸鐵殺人或高韻深情、堅質(zhì)浩氣的書還是不絕如縷……
李潔曾在五年前出過一本書,叫《百年獨語》,主要寫的是晚清到民國這一段的歷史反思,和張鳴、姜鳴、張建偉等人關(guān)注的是同一時段,他的許多判斷頗有見地。2003年,他一邊在報社上班,一邊寫著《文武北洋》,這次訂貨會上,書已經(jīng)出來了,書是極厚重的,作者曾多次造訪書中人物的故居故址,對近現(xiàn)史的定論和未定論直抒胸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他認(rèn)為:“北洋時代可能并非一個完全‘反動’的無序的時代,也可能并非一個顢頇武夫秉政、人文精神淪陷的時代。也許,它是古老中華步入選票時代的艱難肇始,是一些大人物意欲讓中國融入世界游戲規(guī)則的笨拙嘗試!洹皇悄莻時期的表象,而‘文’才是那個時代的追求”。作者為此提供了大量的史料來證實他的判斷。(摘自書評家宋文京《有的書轉(zhuǎn)身有的書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