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兩千名小學生在虎門領(lǐng)略“近代史”
新華社廣州12月17日電(記者王攀)
站在林則徐紀念公園里,10歲的香港小學生黃嘉儀和她的三十多名同學一起,紛
紛舉起手中的照相機和DV,留下自己活動的身影。黃嘉儀說:“這是我第一次單獨來內(nèi)地,并學習近代史知識!
從17日開始,2000多名來自香港的小客人走進了東莞,他們將在這里進行為期3天的、名為“走進近代史--東莞體驗之旅”的愛國教育活動。
當天上午,他們參觀了位于虎門鎮(zhèn)、曾在鴉片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威遠炮臺以及海戰(zhàn)博物館,下午又前往“虎門銷毀煙池”和林則徐紀念館參觀。
在參觀過程中,許多香港小學生還在“炎黃子孫,九州同方,愛我中華,振興祖國”的條幅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1840年6月,英國悍然發(fā)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中國人民在虎門等地奮起抗擊,但是因為腐朽的清王朝的妥協(xié)而失敗。1842年8月,清政府和英國簽訂了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quán),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成立。
在17日的參觀過程中,2000多名香港小學生認真了解鴉片戰(zhàn)爭這一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事件。
率隊參觀的香港歷史教師林麗曾說:“回歸以前,香港中小學里對祖國的歷史教育很多是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回歸以來,香港政府相關(guān)部門和教育界不斷改進歷史教育,利用電腦、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更多了解祖國的歷史特別是和香港相關(guān)的歷史,培養(yǎng)他們對祖國的歸屬感!
在海戰(zhàn)博物館里,當香港小學生來到“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quán)”的大幅圖片前,看到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紫荊花區(qū)旗一起高高飄揚時,自發(fā)地鼓起掌來。
這次活動的主辦方表示,希望能夠通過這次體驗之旅,加強香港小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增強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接下來的兩天里,香港小學生還要和在東莞學習的澳門、臺灣籍以及東莞本地小學生進行交流,并舉行一場“兩岸四地少年情”聯(lián)歡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