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兒子為了騙取上網(wǎng)的錢,主動叫上一個網(wǎng)友設計綁架自己,勒索父母20萬元。不料,他這一舉動卻導致自己喪命:網(wǎng)友為獨吞20萬元,居然將他殺死。
日前,邵東縣公安局以涉嫌故意殺人罪依法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劉崢嶸。
離奇綁架 “綁架”自己勒索父母
悲劇發(fā)生在邵
東縣縣城。
2004年9月1日上午, 17歲少年阿李像往日一樣去上網(wǎng),不料卻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阿李在路上碰到了他的網(wǎng)友劉崢嶸。
劉現(xiàn)年23歲,邵東縣九龍嶺鎮(zhèn)新江村人,隨父母一起在縣城租房居住。1998年,劉崢嶸讀完初中走向社會,父母怕他以后沒本事掙錢糊口,拼盡全力送他學會了電腦操作和汽車駕駛技術(shù),可他技術(shù)學成后卻終日泡在網(wǎng)吧。
他們兩人商定在網(wǎng)吧玩通宵,于是在招待所開了一個房間。隨后,他們就到縣城的一家網(wǎng)吧去打游戲。在打游戲的過程中,阿李提出,要劉和他一起合演一起綁架案件,以綁架他為由,勒索他父母20萬元,錢兩人平分。劉崢嶸滿口答應,兩人當即回到招待所。
據(jù)劉崢嶸事后交代,他寫好勒索信后,立即萌發(fā)了殺害阿李,獨吞20萬元勒索款的惡念,并當即將毫不設防的阿李掐死。
第二天上午,劉崢嶸跑到阿李家,將勒索信塞到阿李家的防盜門內(nèi),說要20萬元才放人。當日下午6時,劉崢嶸按照勒索信所定交款時間到阿李家中拿錢,被阿李的父母和親戚扣住,逼其同往網(wǎng)吧去找阿李。阿李的父親并不知道劉崢嶸就是綁匪,去網(wǎng)吧尋找未遂后,教育了劉崢嶸一番,又給劉崢嶸10元錢讓他回家,并囑劉崢嶸早日送阿李回家。
9月3日上午,劉崢嶸怕事情敗露開始外逃。11月底,專案組鎖定兇手劉崢嶸,并將逃亡至陜西省靖邊縣的他押回邵東。12月,他被批準逮捕。
荒唐細節(jié) “綁架案”起因于類似事件
在落網(wǎng)后,劉崢嶸交代了一個細節(jié):在當天打游戲時,阿李告訴他,自己家中有的是錢,可父母就是舍不得給自己花。他聽說他爸爸一位朋友的兒子就曾經(jīng)伙同他人搞假綁架騙父母的錢,所以他提議劉和他一起也搞一次假綁架。
兒子失蹤40天才報案
阿李的父親是個體老板,在縣城開有多家店鋪。阿李是小兒子,父母對他寵愛有加。
讀初中時,阿李學會了上網(wǎng),常迷戀電游而不去教室上課,為此,父母為阿李操碎了心。去年,阿李初中畢業(yè)后整天泡在網(wǎng)吧打電游。阿李的母親見他在網(wǎng)吧一泡就是兩三天,生怕餓壞了他,就每天給他20元錢零用。
一天20元豈夠阿李在網(wǎng)吧打電游?錢不夠,阿李靈機一動,就跑到奶奶家里要錢。此事后來被母親知道挨了一頓罵?墒前⒗顝男〔慌履赣H,因此把母親的罵不當一回事,每當身上沒錢時,他仍然跑到奶奶家里要錢。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直到
10月11日上午,在阿李死亡40多天后,阿李的父母才到邵東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報案,說小兒子失蹤了。而原因竟然是由于阿李經(jīng)常在網(wǎng)吧玩游戲而兩三天不回家,他的父母以為他玩游戲迷了心竅忘記回家,而他們整日忙于生意,根本就沒在意。后來在朋友的勸告下才決定報案。
各方評說 血案背后的反思
在上個世紀初的時候,魯迅曾經(jīng)提出“我們怎么做父母”的問題,那個時候主要的問題是父母與子女的溝通,以及父母對子女的專制問題。而到了這個世紀初,我們好像還是要重提這個問題:“我們怎么做父母!边@兩個時期都是社會轉(zhuǎn)型期,這是轉(zhuǎn)型期的正,F(xiàn)象嗎?我們對子女的教育是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記者為此采訪了一些專家。
孩子需要物質(zhì)更需要情感
“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失蹤40多天后才去報案?”
長沙市未成年人心理發(fā)展咨詢指導中心常務副主任黃山聽到該案中的這個細節(jié),感到非常震驚。
“問題出在孩子身上,但是根子在父母身上!秉S山說,現(xiàn)在一些父母拼命賺錢,重視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卻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一天到晚都見不到父母,更談不上好好地教育。
“一些條件好的比如阿李的家庭,家長對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有求必應,卻沒有相應的良好教育,結(jié)果導致的是什么呢?結(jié)果是孩子對財富的極端不珍惜,對父母感情的極端不珍重!秉S山認為這是當下父母們必須認真面對的一個問題。
教育孩子不能只盯著分數(shù)
“這是教育的問題,跟社會轉(zhuǎn)型期沒有關系!遍L沙理工大學的心理學老師龍小冬認為,社會總是在變化的,但只要教育得好,是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她說,現(xiàn)在的學校和家長只盯著分數(shù),卻忽略了怎么教孩子做人,目前的這種教育觀念很成問題!
新報首席記者 倪志剛 通訊員 曾冬云
曾運浩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