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 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10日在此間表示,中國非常關注資本流入中存在的投機問題,外匯管理部門和其他宏觀經濟部門正就此進行調查,并將對違規(guī)行為做嚴肅處理。 郭樹清同時表示,希望各地提高防范金融風險意識,不要盲目追求引進外資數量,
否則可能“后患無窮”。 正在出席全國政協(xié)十屆三次會議的郭樹清委員對新華社記者說,人們都注意到,去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額高達2067億美元。從總體上看,大量資本流入是正常的、合規(guī)的,是市場因素作用的正常反映。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令人擔心。
第一,在外債方面,去年末中國外債余額2286億美元,較上年末增長350億美元,增幅18%,為多年來所未見。其中,短期外債增長更快,去年末占中國全部外債的比例已超過45.6%,較上年末提高5.8個百分點,高于國際公認的40%的警戒線。
由于中國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遠大于短期外債余額,因此中國總體上并不存在償債風險。但對單個企業(yè)來說,由于其短期債務較多,不排除將來集中償付時可能出現償付困難,而當各種不利因素聚集起來之后,形成一定時期一定范圍的系統(tǒng)性風險也是可能的。
第二,在資本項目方面,去年出現大量海外個人到中國境內購買房地產的情形,其中一些明顯超出了購房自用的范疇。國家外匯管理局發(fā)現,在有的沿海城市,海外個人購房一人多達幾十套甚至上百套,明顯帶有投機性質。
第三,在貿易和直接投資方面,也存在“弄虛作假”情況。就是說,從表面看是貿易活動或直接投資,但實際上是用來購買人民幣資產或者房地產,進行投機。甚至還存在相當數量的“假外資”。
郭樹清表示,國家外匯管理部門與其他有關宏觀經濟部門正在就資本流入中存在的違規(guī)行為進行調查,并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進行嚴肅處理。
郭樹清強調,不加區(qū)分地引進外資可能“后患無窮”。他說,投機資本在當地炒房地產,把價格抬得很高,一時看著很繁榮,但其實對改善投資環(huán)境沒有好處,因為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會帶動整體生活和商務成本的上升。特別是,這對當地的金融機構、企業(yè)甚至居民個人意味著很大的風險,一旦泡沫不能持續(xù),就會造成巨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