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培 申紅 楊學良 報道
本報濟南8月9日訊 農村中小學危房消除80%;14.4萬農村中小學學生不必自帶課桌凳;2000萬元資助農村困難學生262.3萬人次……記者今天從省財政廳了解到,自去年以來,省財政集中資金重點實施教科文涉農“八項工程”,取得明顯成效。
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我省
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實施4年來,累計籌集危房改造資金27.7億元,消除危房597萬平方米,消除面達到80%,極大地改善了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
農村中小學課桌凳更新工程。去年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784萬元、地方配套196萬元,在鄄城、慶云和費縣3個縣進行課桌凳更新工程試點,解決了14.4萬學生自帶課桌凳問題;濟南市自籌資金對農村中小學課桌凳進行更新。
農村中小學“兩免一補”工程,確保困難學生接受完整的義務教育。2004年省財政安排專項經費2000萬元,對39個貧困縣進行補助,共資助困難學生262.3萬人次。另外,省財政每年安排貧困地區(qū)殘疾學生免費義務教育?200萬元,有效解決了殘疾兒童上學問題。
農村中小學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去年,東營市、威海市和濱州市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中央、省財政共安排1269.3萬元啟動資金,為試點市中小學提供工程設備。
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工程。去年省財政投入資金139萬元,在東、中、西部選擇了6個縣進行試點。今年又選擇16個縣(市、區(qū))進行擴大試點,逐步建立了良好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
農村計劃生育夫婦享受免費計生技術服務和困難縣計劃生育服務站設備更新工程。省財政每年安排補助經費4000萬元,確保貧困縣向農村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夫妻免費提供避孕、節(jié)育技術服務;集中2000萬元,為全省30個經濟欠發(fā)達縣所有鄉(xiāng)鎮(zhèn)的計生服務站配備相關器械。
基層文化設施改造工程。省財政集中資金800萬元,對經濟欠發(fā)達縣中的圖書館等文化設施改造予以資助。通過添置圖書、購置電子閱覽設備和維修館舍,改變農村地區(qū)文化設施面貌。
“科普村村通”工程。由省財政提供資金,免費向全省2000多個鄉(xiāng)鎮(zhèn)、90000多個行政村和大的自然村提供科普掛圖,每年4期,每期8張,宣傳黨的惠農政策和科技致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