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免費的房間,放棄便宜的房間,一些大學生寧愿一擲千金,爭著住進校園內的別墅。這一發(fā)生在重慶信息工程專修學院的現(xiàn)象,引起爭議。
12月4日,民辦高校重慶信工學院約20多名學生來到學生處,詢問小洋樓何時騰
出空位。因為該校當天的雙選會上,上千名學生簽下合同并將于本月離校就職。學生處老師陳智介紹,學校的小洋樓和別墅長期供不應求,往往是里面的還未搬出來,外面候著的人已伸長了脖子。
據(jù)介紹,該校的住宿標準分為5個等級。
頭等是連排別墅,由原來在此辦公的某科研單位修建于70年代,后來翻新。年收費標準:男生2800元,女生3200元。第二等小洋樓,過去供專家居住,每年收費1900元。第三等是新建的宿舍樓,有彩電和熱水器,每年收費800至1200元不等。第四等每年收費400元至680元,沒有熱水器。第五等是免費房間,專為貧困生提供。
別墅建在香樟林中,兩樓一底,側面鑲著嶄新的淺黃色瓷磚,正面由規(guī)則不一的大石頭砌成,據(jù)稱冬暖夏涼。而住在別墅的大學生,很多人的家境富裕,父母經商,有些人的父母在沿海,生意做得較大。他說,目前住別墅的6成是男生。在別墅住了三年的工商系03級學生李永佳告訴記者,父母在宜賓做工藝品生意,住別墅是父母的意思,因為別墅內有空調、電視、淋浴、電腦桌等,父母認為住得好,才能學得好。對自己來說,不存在什么優(yōu)越感。
談起別墅,住在年租金880元的公寓內的工商系05級新生李偉覺得很坦然。他告訴記者,從沒想過住別墅,也不會羨慕他人。因為每個人家庭情況不同,自己的父母在河南煤礦打工,找錢不容易,因此自己不會向往奢侈消費。
與學生們的平靜相反的是,住宿分等級在教育界引發(fā)爭議。重慶師范大學學生處一負責人介紹,公辦高校的學生公寓都是統(tǒng)一的設施和收費標準,每年800元至1200元不等,最高不超過1500元。民辦高校住宿分貧富的做法,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會給學生心理造成影響。他強調,學生進學校的目的是學習而不是享受。
信工學院副院長周健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說,公辦高校以“一刀切”的方式收住宿費,對有些貧困生來說,這也是筆不小的開支。分級制的好處是,讓貧困生可以免費住宿。同時,還能滿足學生們的個性化需求。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