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韩国欧美特黄,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97视频在线观看精品,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td id="y64vf"><strong id="y64vf"></strong></td>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半島網聞 > 正文

      平度農民被上樓:耕地遭換錢 百姓都搬窮(圖)

      1
      青島新聞網 2011-01-20 16:15:53 中國青年報 現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搬上樓,把老百姓都搬窮了”

          沒有了土地,農民的生活將會如何?陳俊元認為農民生活是“更好”的。

          關于補償和安置,平度市規(guī)定實行“房屋產權調換或貨幣補償的形式”。陳俊元介紹,每畝地村民一年獲得1200元補償?!耙船F在的生產水平,一畝地風調雨順,一年也就收入幾百塊錢?,F在你不用種地就白拿這些錢,還可以出去搞點別的生意、打打零工,這不是更好嗎?”

          他介紹:“別的地方還享受不到我們這里的政策,五間房子就能換300平方米的樓房,簡裝修,配套和質量全跟開發(fā)的房子一樣好,拿著米面就能住進來。我們還給免費投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這是今年剛開始的。女的55歲以上、男的60歲以上,每月200元左右,到年底給每人發(fā)2000多元的養(yǎng)老款?!?/p>

          但程建不這么認為?!耙划€地一年至少能收獲麥子和豆子各1000斤,現在沒有口糧地了,我們吃什么?現在是中年的出去打工沒人要,老人靠子女收入維持?!?/p>

          2010年年初,金溝子村忽然開始給全村村民每人每月發(fā)41元錢。所有人去村民小組組長家里領,要按手印、簽字。中秋、春節(jié)共發(fā)1000元過節(jié)費,還有花生油等。

          村支書陳俊元把這41元稱作“生活費”?!?1元錢與舊城改造沒關系,是村莊的土地、廠房往外租賃的收益,村集體有了積累,給村民的一種福利?!?/p>

          “大部分村民都覺得:反正地已經被賣了,怎么賣的也鬧不清楚,個人落點好處就算完了。你就算給10元,也是白拿錢,誰不高興?唉,過得眼前就算好了……”程建嘆息說。

          曲相霏實地看到,各村情況各異?!皞€別村較富裕,給農民的福利比較多,拆了房子發(fā)租房費,發(fā)米、面、油、菜,就會成為被羨慕的對象。但沒有人知道,這樣的福利能堅持到什么時候?!?/p>

          “從收集到的農民反映來看,即使基層政府目前考慮了配套措施、后續(xù)生活保障等,也是不具體、不足以打消農民對未來生活的憂慮和不安全感的?!鼻圉f。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教授指出,在“農民上樓”過程中,不少地方出現農民“上樓致貧”現象?!暗胤秸`法支付少量房屋拆遷補償款,從中賺取高額差價,而上樓后的農民收入減少,支出卻在向城市看齊。”

          在采訪中,李園街道代家村一位村民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什么舊城改造?老百姓搬窮咯!”

          “上樓”應尊重農民意愿

          學者分析,不是所有的農民都適合“上樓”。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在實地調查中發(fā)現,專業(yè)農戶并不適合集中居住。“因為農業(yè)生產不允許他們采取‘進城上樓’的生活方式,而在一刀切的‘農民上樓’后,真正務農的人不得不居住在地頭的窩棚里?!?/p>

          同時,一些新建小區(qū)缺乏相關產業(yè)的支撐,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皼]有脫離農業(yè)生產的農民不習慣,已‘脫產’了的農民也不喜歡,這樣的小區(qū),農民恐怕遲早會逃離,造成投資浪費?!?/p>

          黨國英認為,對“農民上樓”不宜一概否定。從打破中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提高農村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角度看,“農民上樓”確實有必要。

          他估計,未來20年內,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的人口約為3.26億,這部分新增的城市人口“將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而“農民上樓”后,也會促使鄉(xiāng)村治理模式向城市轉變,增加以法治途徑解決社會問題的幾率,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尊重農民的意愿,這就需要更規(guī)范的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和一系列配套的規(guī)范制度?!?/p>

          “比如專業(yè)農戶不適合‘上樓’,但一個農戶會不會成為專業(yè)農戶,需要長期的‘發(fā)現’和選擇。這就要求地方政府摒棄速成式城市化思維,不去強制那些游移不定的農戶搬離村莊。要用十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來推動‘農民上樓’這一歷史過程?!秉h國英說。

          到2010年底,山東省諸城市“撤村并居、農民上樓”中“撤村”已經實行,但“并居”和“上樓”的大規(guī)模運動,目前方向不明確。前期快的地方,只剩下個別堅持不拆遷的,這幾戶仍在“被運動”著。

          而在村民每月領著41元補貼的金溝子村里,已經建起了廣告詞為“開盤旺銷380套,你還在等什么?”與“和諧自由生活”的歐式風格售樓處。

          在采訪的最后,一位老村民對記者說:“我就想問問政府,占了耕地搞房地產開發(fā),這就是你們說的上樓、改造嗎?”


      相關閱讀
      手機看新聞 | 查看所有評論 網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fā)表 新用戶注冊

      上一篇:青島投1280億高端旅游 大港建國際級郵輪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