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月停車收益不佳 中山路立體停車場在百盛商場南側,采用萊鋼泰達倉儲式車庫,投資近千萬元。記者采訪中獲悉,這處停車場原為中山路商圈配套,現(xiàn)在主要為在周邊上班的市民提供包月停車服務。 “車停得滿滿的,卻不怎么賺錢?!蓖\噲龉芾韱T繩先生直言不諱。他給記者算了筆賬:包月停車每車每月200元,共有198個車位全部租出,每月固定收入近4萬元。按照停車一天一下一上計算,成本為電費2元,管理人員工資1元,設備維護費1元,停車場每月能剩兩萬元,一年也就有20多萬元利潤。以千萬元設備投資來算,需50年才能收回成本。 “如果嚴格執(zhí)行物價局劃定的停車費,旺季停車10元/小時,淡季3元/小時,按照50%的停車率,我們一年有100多萬元利潤。不過,這樣的價格恐怕一輛車也不會來?!薄?/p> 私家車主反應不一 隨著私家車逐漸增多,島城不少居民小區(qū)引進了立體車庫。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車庫的運轉情況也是冷熱不均。 優(yōu)山美地是島城較早開辟立體停車場的小區(qū)之一,有近150個車位。物業(yè)人員告訴記者,小區(qū)采用平移式立體車庫,目前大多數車位已售出,運轉情況還可以,使用率較高。 都市118小區(qū)位于南京路中聯(lián)創(chuàng)業(yè)廣場以南,單體樓設計,采用垂直循環(huán)類立體車庫,大部分已售出,每個車位售價9萬元,服務費100元/月,使用率一般。據物業(yè)工作人員介紹,工作日立體車庫使用率較低,車輛一般停在如東路和南京路上,夕至朝發(fā)。到休息日時,入庫車輛較多。一位業(yè)主告訴記者,平時不入庫主要原因是停車取車比較麻煩。而到了周末,汽車一停就是兩天,入庫較安全。 記者還調查了其他幾個有立體車庫的小區(qū),發(fā)現(xiàn)使用率較低。業(yè)主普遍反映:“不方便、收費高?!?/p> 發(fā)展立體停車場需政策扶持 市社科院研究員劉同昌認為,盡管立體停車場目前使用中冷熱不均,但從長遠看,它仍是解決島城停車難的一種必要手段。隨著城市建設加快和汽車大量增加,我市停車場建設必將“向上”“向下”要空間,立體停車場可謂生逢其時。 據了解,機械立體停車場優(yōu)點眾多——占地少,容量大,利用效率高;安全并有效防盜,耗能少,冬暖夏涼,不需要強大的照明設備和通風設備。同傳統(tǒng)停車場相比,車輛一進立體車庫就熄火,由機械設備自動存放,減少了車輛在車庫內迂行和尾氣排放,有利于環(huán)保節(jié)能。 “大型公共立體停車場運轉不暢,和車主觀念有很大關系。”劉同昌表示,停車收費還沒有進入市民的消費觀念,大家習慣了吃“免費的午餐”。下一步,要讓立體停車場發(fā)展起來,為解決城市“停車難”起到應有的作用,就要從市民觀念引導上入手,通過廣泛宣傳增強廣大車主付費停車意識,了解到入場停車的好處,把車停到該停的位置。 中山路立體停車場管理員繩先生認為,立體停車場發(fā)展的關鍵點應在政策扶持上。他告訴記者,立體停車場作為解決城市停車難的一個有效辦法,其公益屬性比較重。在實際經營中,如果不算土地和設備投資,立體停車場可以維持良性運轉,并起到應有作用。“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立體停車場的扶持力度,補貼建設資金,促進立體停車場建設。政府也可直接投資建設,然后向社會公開招標管理者,這樣可保證立體停車場良性運行?!?/p> “實際上,要從根本上解決‘停車難’,關鍵還要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開車的人少了,難題自然就好解決了?!眲⑼f。(本報記者 崔 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