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百龍廳”,記者見到了各式各樣“魚龍”,在巖石中它們姿態(tài)各異,講解員告訴記者這些魚龍化石基本都來自我國貴州,數量是世界之最。其中一件巨大的魚龍化石是現在我國已知的館藏最大的魚龍化石,長16米多,據稱也是亞洲最大的。 在“萬魚廳”展示了一大批1億2000多萬年前不同種類的魚化石,為世界一絕。在千龍廳中的錦州龍化石,有一條生活在約一億五千萬年前白堊世紀的禽龍化石,長約8米,高近3米。這件化石不只是個體積大,禽龍形體保存完整,更重要的是其胃部保存的胃石和當時的食物形成的化石,更是已知恐龍類化石中極為罕見的。
不僅化石展品讓人稱奇,礦物標本展區(qū)的礦物標本展品更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產自于烏拉圭的巨型紫水晶洞長3米,高2.2米,厚1.8米,重達13噸,經吉尼斯英國總部認證,已于2008年10月26日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產自新疆奇臺的硅化木王,全長38米,是當今極為罕見的巨型化石,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硅化木,于2007年9月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還有2006年被歐洲《礦物寶石標本》雜志評為年度十佳的新疆西瓜碧璽,產于中國水晶之鄉(xiāng)--- 江蘇東海的重3.9噸的水晶單晶體為亞洲之最;重達45.74克拉的蒙山二號鉆石;世界最大的被命名為"春回大地"綠螢石,形成于2.8億年前的地下,重約1.5噸;呈放射狀的祖母綠寶石原礦石等等,無不讓人大開眼界。 據悉,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館是平邑歸來莊金礦開發(fā)的一個涉足金外的產業(yè)項目,也是“全省唯一的、全國少見的、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山東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山東省關心下一代科普教育基地。該館總投資2億元,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38萬平方米。 博物館分為A、B、C三個樓體,主樓7層,高39.8米,長100米,寬22米。目前,館藏展品已達20萬件,主要分為古生物化石標本、典型礦物標本和現代生物標本三大類,集科普教育、博覽展示和標本珍藏于一體。藏品的主要來源為社會征集,其中不少名貴的珍品屬中國獨有乃至世界罕見,化石中年代最久遠的已有三億五千萬年的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和考古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