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記者走訪青島多家老年公寓發(fā)現,將自家房屋出租,以租金支付老年公寓費用的“以房養(yǎng)老”新模式漸成流行。 今年79歲的邵素英和老伴在李滄區(qū)有套三室一廳的房子。2008年夏天,老兩口一合計,把70多平方米的房子租出去,帶著租賃費和退休金住進了夕陽紅老年公寓。 為何放著家里的大房子不住,卻堅持與老伴搬進養(yǎng)老公寓?“雖說身體沒有大毛病,但每天買菜做飯也有些吃不消。雇鐘點工要花錢,自己動手兒女又不放心,住進老年公寓就圖個省心?!鄙鬯赜⒌囊环挼莱隽瞬簧偃胱」⒗先说男穆暋?/p> 邵素英老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先住在家里,吃穿用、水電氣等費用每月至少1500塊,閨女給我們雇了鐘點工,每月少說1000塊。住進公寓后,我倆每月床位費和餐費加起來3000塊,房子出租每月可以拿到1200塊,去年房子拆遷后,政府每月給1750元房租補貼,比原先出租還實惠呢。這樣算下來,我們每月再掏1250元,就可以享受周到的服務,多劃算。” 夕陽紅老年公寓院長王萍告訴記者,幾年前,“以房養(yǎng)老”還是新鮮事,隨著這幾年觀念的轉變,租掉房子搬進老年公寓的老人漸漸多起來?!安簧倮先送诵萁鸨容^低,靠房租貼補養(yǎng)老公寓的費用。還有的老人本身經濟比較寬裕,有了房租補貼,老兩口干脆包下一個套間,住著更寬敞更舒服。”以夕陽紅為例,目前“以房養(yǎng)老”的約占公寓入住老人總數的近三成。記者采訪廣和老年公寓、紅宇老年公寓、陽光老年公寓等,相關負責人一致表示,“以房養(yǎng)老”的老人日漸增多,占總入住人數在15%到30%之間。 “以房養(yǎng)老”的模式,也受到一些沒有退休金的老人的認可。 在位于鞍山二路的紅宇老年公寓,記者見到了87歲的王桂英老人和前來給她交下個月養(yǎng)老費的外甥于女士。和邵素英不同,王桂英沒有把房子租給外人,而是“租”給了外甥女于女士。 “我沒有退休金,老伴去世后,日常吃穿用各種花銷都由閨女和外甥負擔。外甥女結婚沒有房子,我搬進公寓把房子讓給她們住,就當她拿租金給我交公寓的養(yǎng)老費了。”對于這種另類的“以房養(yǎng)老”,王桂英老人很是看得開:“房子早晚也要留給孩子,搬進公寓我住著舒心,孩子們省心。” 上個月,79歲的劉秀云老人剛把位于滄口的一套兩居室房子賣掉,所得三十多萬元存折,一直被老人小心翼翼地鎖在床頭的抽屜里。“劉奶奶住進公寓一年半了,賣房子這事也跟院領導打過招呼?!眲⑿阍扑胱〉募t宇老年公寓院長助理韓俊向記者介紹說。 “本來不想住公寓,畢竟自己還能動彈,但孩子們不放心我一人在家?!眲⑿阍评先吮P算著,既然家里房子空著,不如賣了把錢分給兒女們。畢竟,在她看來,房子留給誰,都有失公平?!昂⒆觽冃㈨?,誰也不要這錢,說是留著給我養(yǎng)老?!眲⑿阍聘嬖V記者,現在自己的退休金剛剛夠付公寓的費用,將來收費漲了,就靠這筆錢貼補一下。再說,年齡大了免不了看病吃藥,有了賣房子的錢,各種花銷也就有了保障。(記者 李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