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訊大毒梟譚力仁。重慶市公安局提供 另立山頭,“毒界儒商”做大成勢 在重慶僥幸逃脫的敖興滿等人,繼續(xù)行走在販毒的不歸路上,隨后卻在廣西“栽水”。 消息傳出,他曾經的馬仔譚力仁認定:敖興滿這次沒有羅力這樣的關系“罩著”,必死無疑。于是,他開始謀劃組建自己的“幫派”。 譚力仁本是敖興滿的“獄友”,與敖有“師徒”關系。譚長得白白凈凈,慎于言詞,自稱“儒商”,雖然并沒有宗教信仰,卻拒食豬肉。 譚曾私自販賣敖興滿的毒品,因為沒有羅力的“關照”,第一次“試水”就失手了,他僥幸逃脫,另兩名同伙卻被當場抓獲。此事讓敖興滿和譚力仁徹底失和。譚知道敖的“能量”大,殺人不眨眼,只得浪跡天涯,躲避敖興滿。 在一家小店吃飯時,他認識了打工妹嚴昌鳳。譚力仁出手異常闊綽,嚴當即決定跟他“走江湖”,到云南“做生意”。 他們在瑞麗“大開了眼界”,接觸到最早一批從事新型毒品的人,于是,兩人以賣根雕、玉石為幌子,從事販毒生意。 “儒商”譚力仁認為:販毒風險大,不如制毒,于是,潛心“鉆研”制毒工藝,經常向人求教。他經常向嚴昌鳳講:只要我制毒成功,3個月就能賺1億元。 學到制毒皮毛的譚力仁帶著嚴昌鳳野心勃勃地回到重慶,組建了自己的工廠,一點點積攢原料,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后,2009年3月,他第一次成功結晶,制出毒品。 這個“爆炸性的好消息”讓譚力仁的“隊伍”迅速龐大,他迅速暴富,這名毒梟揮霍無度,簡直令人瞠目結舌:他在重慶一家五星級酒店開房,一開就是一年;他還請來一名大廚,專門為自己做飯;他食用的大米,全是從國外進口的。 村民舉報,搗毀規(guī)??涨暗闹贫竟S 譚力仁的制毒工廠產生明顯的異味,并有機器的轟鳴聲,他們養(yǎng)了很多狗,試圖以“養(yǎng)狗”為名,掩飾非法工廠的實際作為。 山坳坳里的這個工廠因諸多反常引起了村民的懷疑,他們懷疑有人在制造假煙,于是報警。 警方迅速觸動,在場的李順平因為帶著護目鏡,另有鼓風機巨大轟鳴的干擾,并未聽到外邊的敲門聲,等警察破門而入時,倉皇失措地被抓個正著。 現場的情景可謂觸目驚心,“工廠”的其中一間屋中擺滿了各種容器,有過濾器等器物,還有刺鼻的氣味。民警在現場發(fā)現了大量的制毒原材料,以及琳瑯滿目的制毒工具。用來裝原料的大型汽油桶,就有11桶之多。之后通過估算,這里的成品、半成品一共有近1噸。其規(guī)模在重慶查獲的制毒案件中,是絕無僅有的。 案情重大,重慶警方迅速成立“5·11”專案組,這時,已晉升為禁毒總隊副總隊長的羅力出任組長。 內鬼壞事,查辦毒販一波三折 搗毀制毒工廠時,本在現場的嚴昌鳳發(fā)現身穿制服的警察,趕緊帶著毒品,翻越后墻逃跑。她在山谷扔掉毒品后,躲在深山里,電話通知男友王洪來接,對地形極為熟悉的王洪很快找到嚴,將其送到平時嚴和譚力仁接頭的地點,獨自離開。 譚力仁和嚴昌鳳是制毒工廠老板的信息已被“5·11”專案組掌握,上網追逃本是最有效的追捕手段,但羅力卻極力阻止將譚力仁列為網上逃犯,他的意見極為牽強,并不成立,但羅力的專案組組長身份,讓不同意見被一一否認。 如何藏匿嚴昌鳳,成為譚力仁當時的頭等大事。這時,他想到自己服刑時的監(jiān)獄警察劉勇。出獄后,譚力仁一直與劉勇以“朋友”相交,給過對方一些小恩小惠。 譚力仁對劉勇聲稱,自己有“朋友”躲債,需要借宿在劉勇位于監(jiān)獄內的家屬區(qū)。 幾乎沒有人能想到,這個制毒王國中的關鍵人物會選擇這個堪稱“最安全的藏匿地點”的監(jiān)獄里的警察家中。這一重大案件,因為未將譚力仁和嚴昌鳳抓獲歸案,陷入停滯。 2009年7月1日,“5·11”專案組有民警認為專案組組長羅力的作法過于蹊蹺,決定瞞著羅力將譚力仁上網追逃。 這個大膽的做法很快見到成效:7月10日,并不知道自己已成網上逃犯的譚力仁覺得風聲漸緊,決定亡命天涯,乘飛機前往云南,在機場被抓獲。這時,他帶著10多張電話卡、9部手機,其中還有沒有拆封的,另有30多萬元的現金,以及寫有嚴昌鳳及其他人信息的字條。 當天22時,“5·11”專案組組長羅力得知譚力仁在機場被抓獲,兩個小時后,他單獨提審譚力仁。 提審中,羅力巧妙地為譚力仁“支招兒”。 譚問羅:現在怎么辦? 羅力回答:叫你別跑,你還去坐飛機,只有剛起(方言,指挺住,不認賬?!浾咦?,以后想辦法。 心領神會的譚力仁一直拒不交代,該案在取得重大進展后,再度陷入僵局。 譚力仁的落網,讓羅力驚恐萬分,他第一時間將消息透漏給了譚的重要關系人楊世才。譚力仁在澳門豪賭時,楊是他專門的洗碼人員。 楊世才隨后立即趕到譚力仁在重慶的落腳點,把譚力仁所有的筆記本、電腦、光碟等物品,全部銷毀。 柳暗花明,抓獲“潛伏”在監(jiān)獄警察家里的毒販 就在譚力仁案難遇突破、陷入僵局之際,此案又出現重大線索。 此時,深得民心的重慶“打黑”風暴正向縱深推進,基于對黑惡勢力的痛恨,群眾紛紛自發(fā)向警方舉報線索。2009年6月28日,重慶市公安局局長王立軍收到一封重要的舉報材料。 信中,對方回顧了重慶毒品界的發(fā)展史,提及敖興滿、譚力仁等一系列重慶毒品界的“領頭人物”,并明確提到,這些毒品團伙有一個共同的保護傘——時任重慶市公安局禁毒總隊副總隊長羅力。 王立軍召集時任沙坪壩區(qū)公安局常務副局長郭維國等3人,研究舉報信,深入部署,決定重新抽調人手,組建全新的“7·30”專案組。 通過堅持不懈的深入調查,抽絲剝繭般盤厘各種線索,警方也找到了楊世才。 監(jiān)獄警察劉勇曾在譚力仁的支持下,經營了一家麻將館,嗜賭的楊世才曾多次到此賭博,與劉勇結識。閑聊中,劉勇的妻子抱怨“最近很煩,劉勇收留了一個人,總不走”。 楊將閑聊的內容透露給了警方,盡管嚴昌鳳化名為劉麗,并未告訴劉勇自己的真實姓名和身份,但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的警方仍抓住這一看似不是線索的線索,將嚴昌鳳抓獲歸案,嚴一一交代,案件出現關鍵突破。 2009年9月1日,警方在深夜巡邏中,某高速路口發(fā)現一名形跡可疑的年輕人,準備前去盤問,對方拔腿就跑,警察窮追不舍,因為深夜天黑,懷揣兩公斤毒品的龐澤輝墜入一個藕田,束手就擒。 “7·30”專案中的主要犯罪嫌疑人自此全部歸案。 馬路殺人,毒梟替警察“朋友”祛除心病 毒與黑幾乎總是如影隨形的。敖興滿等毒梟,也曾犯下命案。 2001年夏,羅力得到線索,在一所大學大附近偵查布控,抓獲了攜帶1公斤海洛因的毒販夏陽平。 抓獲這名毒販僅僅兩個小時后,毒梟張灝向負責這次行動的羅力打電話,問為什么把他的手下夏陽平抓了。此前,因為敖興滿的關系,羅力和張灝曾有接觸,張對羅禮敬有加,逢年過節(jié)常常奉上紅包。 在這個電話中,毒梟竟然要求緝毒警察必須放人,如果不放人,就把他送紅包的事情吐露出來,而且威脅要把羅力及其全家殺死。 羅力給張的家人打電話,讓其妻子向張灝解釋,并不是自己主張抓夏陽平,以緩和矛盾。為了替自己開脫,羅力竟然在審訊現場,讓夏陽平直接與張灝通話,解釋其中的“誤會”。 不過,這一切在張灝看來,都是羅力的托詞,他認定夏陽平的被抓,就是羅力故意在整他,堅持要求羅力放人,否則就要告發(fā)羅力的違法犯罪事實。 羅力眼見自己的事情有可能敗露,馬上找敖興滿商量對策,讓對方向張灝解釋??墒?,張灝并沒給敖興滿面子,態(tài)度依舊強硬。 羅力使出很多“緩兵之計”,但張灝仍未沉寂太久。 一個月后,張灝再次打來電話,要求羅力去一家精神病醫(yī)院看望自己。 在這里,張灝說:你現在當官了,“但是你所做的這些事情,你跟哪些人有些什么瓜葛,我全部都曉得。” 他還話中有話地對羅力說:我是精神病,做出什么事情,不會承擔法律責任。 張灝的要挾堵死了羅力的后路,思量再三后,羅力再次找了敖興滿,說張灝又在威脅自己,“你要找?guī)讉€人去修理一下他”。 敖興滿與一個叫許其貴的社會閑散人員見面,答應提供槍支,由許其貴除掉張灝。隨后,許其貴召集手下劉洪、趙曉奇商量出了具體的作案步驟。 敖興滿約張灝一起吃火鍋,讓鄰桌的趙曉奇辨認張灝。趙是道上有名的殺手,曾是重慶無人不知的“祖師級”黑幫老大王平的得力干將。 不久后的一天凌晨,劉洪、趙曉奇駕駛一輛桑塔納轎車,來到張灝的住處,子夜時分,張灝外出歸來,一下出租車,躲藏一旁的趙曉奇沖上去,對張的胸部、腹部、手臂連開三槍,當場造成張灝失血性休克死亡。 隨后,趙曉奇跳上停在逆行道上的汽車,連夜逃跑。 因為劉洪、趙曉奇的外逃,警方的偵破沒能取得進展,而在第二年,趙曉奇在一次黑社會組織火拼中,離奇死亡,導致該案很長時間成為懸案。 敖興滿告訴羅力,張灝“洗白了”,“以后沒人來騷擾你”。 在成功除掉了張灝之后,羅力與敖興滿成為了真正的“伙伴”,通過敖興滿的介紹,敖興滿曾經的手下譚力仁等毒梟,與羅力搭上了關系,得到了他們一直夢寐以求的保護。 黑白勾結,“緝毒明星”淪為與毒梟為伍 在重慶警界,羅力幾乎是一名頗有傳奇色彩的風云人物。曾立功30余次,獲得五一勞動獎章殊榮,還曾獲得過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稱號。 然而,這名“功勛累累”的“明星警察”,在他緝毒立功的同時,也在充當毒梟的馬前卒,其黑白人生如何寫就? 其中,除了金錢上的腐蝕外,毒梟敖興滿給羅力提供過一些販毒的線索,而這些案件最終告破,讓羅力得到眾多榮譽和政治上的利益。 1998年下半年,敖興滿認識羅力時,羅僅僅只是一名普通的緝毒民警,之前唯一可以拿來炫耀的事情,就是他曾經在重慶市足球隊踢過前鋒。 最初,敖興滿總是投其所好,陪羅力吃喝玩樂,并施以小恩小惠,但是不求羅力辦事,就這樣,兩人熟悉,成為“朋友”。 隨后,敖興滿提出了一個讓羅力心動的條件:說自己在社會上混,有販毒線索,可以跟羅力反映。 就這樣,為了給自己販毒鋪路,敖興滿卻以“線人”身份出現。依靠敖興滿私下提供的一些線索,羅力的事業(yè)真正有了起色,他相繼破獲了一些重慶緝毒領域的大案要案。 而敖興滿線索的來源,有兩個渠道:一是他希望打掉的販毒對手,二是親自購買毒品找人攜帶,讓羅力去抓。最典型的是,有一次,羅力抱怨當年“還沒有一個二等功”,敖興滿就買了毒品,找了兩個緬甸的農民攜帶,這種連火車班次、攜帶者的所有特征都準確無誤的“緝毒”,羅力的工作想不“出彩”都不可能。 就這樣,本應站在對立陣營中的兩個人,卻達成了一種畸形的默契,羅力因為敖興滿提供的毒品線索,輕松破案,立功無數;而敖興滿則在羅力的庇護下,在重慶地下毒品市場呼風喚雨。 警魂輝耀,成就重慶緝毒史上的大肅清 這場重慶緝毒史上的大肅清,讓敖興滿、譚力仁、李享等毒梟及其“保護傘”羅力的覆滅,其背后,有公安民警超出常人的付出。 這些毒犯的犯罪時間跨度大,許多罪行已過去多年,涉及的很多毒販很多已被槍決或者在“火拼”中死亡,或已遠走他鄉(xiāng),固定證據的難度不言而喻。毒販大多深知自己可能被判處極刑,拒不配合,審訊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更不難想象。 專案組的工作條件非常艱苦,幾十號人一個挨一個“搭地鋪”。為了保密,所有民警都簽了保密協議,明文規(guī)定在案情未公開時,參戰(zhàn)民警相互不得打聽消息。 在被抽調參加專案組時,他們所在單位和家人都不知道他們去干什么,會住在哪里。一名民警的母親生病住院時,這位民警正在做筆錄,當天下午仍接著做筆錄,只能由所在單位代表他去醫(yī)院探望。 2010年2月9日,案件到了攻堅階段,一民警的妻子臨產,他都沒法去看望自己的愛人和剛出生的孩子。 有的民警,僅云南省就去了20多次。 抓捕敖興滿時,郭維國現場指揮,因為方案周詳,完全保密,當警察“從天而降”時,正賭得興起的敖興滿目瞪口呆。 辦案過程中,很多的溫暖細節(jié)讓參戰(zhàn)民警忘記了苦累。 成功抓捕該團伙一名成員的當晚,成為很多民警至今難忘的片斷?!拔乙惠呑佣加浀卯敃r的場景,那天,下著傾盆大雨,已經是深夜了,人們都早已入睡,到處都黑洞洞的,我們的組長穿著短褲,衣服都被淋透,暴雨把他的頭發(fā)都淋成一綹一綹的,他就這樣兩只手各提著幾個西瓜,樂呵呵地走到我們面前說:‘辛苦了,吃!’”一名民警說。 公安在辦結本案時,曾同在重慶警界供職的郭維國和羅力出現了一場值得所有警察銘記的片斷: 郭: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你徹底地喪失了人格! 羅:我對不起領導的關懷和信任,我是人民警察中的敗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