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韩国欧美特黄,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97视频在线观看精品,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td id="y64vf"><strong id="y64vf"></strong></td>

      農業(yè)頻道 > 圖說農品 > 正文

      水土好 思路穩(wěn) 小小蛤蜊“一帶三十”

      2019-08-28 10:30 來源:青島晚報
      分享到:

      喝啤酒,吃蛤蜊,是外地人眼中的青島,也是青島美食的精髓。

      喝啤酒,吃蛤蜊,是外地人眼中的青島,也是青島美食的精髓。而青島蛤蜊中最富盛名的就是膠州灣蛤蜊,在膠州灣北岸,綺麗多姿的萬畝灘涂成就了人們盤中的美味,這一切離不開紅島的好水土,更離不開無數養(yǎng)殖戶的辛勤汗水。趙宇昌是紅島街道養(yǎng)殖蛤蜊的“元老”,25年的養(yǎng)殖經歷讓他的養(yǎng)殖基地從600畝擴充到3000畝,產量從150噸增長到1500噸,讓最初村民參股時投入的1萬元變成16萬元,帶動了西大洋村近30個家庭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帶路投資一萬賺十六萬

      1994年,趙宇昌毅然放棄了從業(yè)25年的捕撈行當,籌資70萬元承包了養(yǎng)殖基地600畝,攤子撐起來以后,村里陸續(xù)有近30戶村民找到他主動要求出資?!爱敃r村里有的家庭出一兩萬,有的出六七萬,有的村民就直接到養(yǎng)殖廠上班了,有的只投了錢在其他地方上班,那時候養(yǎng)殖戶少,錢好賺,一期投資三年全部回本,當時村里出資一萬的,到現在大約賺了十五六萬”。趙宇昌介紹道。

      趙宇昌的成功給了村里有意向的村民更多信心,蛤蜊養(yǎng)殖戶逐年增加,到1998年蛤蜊養(yǎng)殖戶已達120余家,也是在這一年西大洋村成立了養(yǎng)殖協(xié)會,蛤蜊養(yǎng)殖走上規(guī)范化發(fā)展道路?!拔乙恢痹趨f(xié)會擔任理事一職,直到2002年開始出任副會長,養(yǎng)殖協(xié)會對把控紅島蛤蜊的價格、控制密度保證蛤蜊質量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統(tǒng)一的調配也讓紅島蛤蜊的養(yǎng)殖更加科學規(guī)范?!壁w宇昌表示。除了價格的控制,蛤蜊苗的來源也進行了統(tǒng)一?!凹t島的蛤蜊養(yǎng)殖從上世紀80年代就有,那時候用的苗都是野蛤蜊苗,再后來養(yǎng)殖戶就從煙臺一帶買蛤蜊苗,自從養(yǎng)殖協(xié)會成立以后大家開始集體從南方買苗,根據各自的水域進行養(yǎng)殖,這樣做既便宜又能保證品質。”趙宇昌說。

      創(chuàng)新念起“蛤蜊經”醞釀產業(yè)

      談起蛤蜊的養(yǎng)殖,趙宇昌打開了話匣子?!拔覀兗t島蛤蜊好吃,但是北方海的溫度不適合蛤蜊苗的培育,自從成立了養(yǎng)殖協(xié)會以來我每年都會從福建、廣西這些地方去購買蛤蜊苗?!壁w宇昌說,南方海域溫度適宜,到了秋天,很多野生蛤蜊就會在沿灘產子,遠遠看去就仿佛白色泡沫。

      “蛤蜊苗從南方購買的時候一斤能有3000—4000個蛤蜊。帶回紅島海域養(yǎng)殖一年時間,基本上就能長成一斤200多個的大蛤蜊?!壁w宇昌介紹說,每年3月中旬是膠州灣蛤蜊撒苗的最佳時節(jié),撒苗季一般會持續(xù)到“五一”前后,蛤蜊苗每個都只有指甲蓋大小,外殼又薄又脆十分嬌嫩,要橫向撒一遍再縱向撒一遍,“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撒300多噸,撒的時候要計算每平方米大概撒下的蛤蜊苗數量,2600余粒每平方米是最合適的,太少得不到好的經濟效益,太多則不利于蛤蜊生長?!睋w宇昌介紹,紅島因為海域溫度的原因從來不出蛤蜊苗,但今年有一片海域卻意外地出產了蛤蜊苗,“或許以后我們這里也能出產自己的蛤蜊苗,紅島海域的水質好,適合蛤蜊生長,紅島的蛤蜊格外味鮮肉美,同樣的蛤蜊苗我們放在遼寧、河北等其他地方,長出來的蛤蜊就不一個味道”。

      聞名鮮嫩美味怎么都不虧

      膠州灣蛤蜊是國家農業(yè)部準予登記的地理標志農產品,紅島蛤蜊鮮嫩的口感、美味的湯汁讓吃過的人回味無窮,自古以來,紅島蛤蜊一直名聲在外,讓不少食客慕名而來。

      “紅島蛤蜊好吃主要是因為紅島的水質,紅島的灘涂富含微生物。我們的蛤蜊不愁銷售,因為品質和口感拿得出手。”趙宇昌笑著說。每年的4月到10月是蛤蜊的銷售旺季,“現在我們的蛤蜊基本上都是訂單捕撈,批發(fā)商先定好今天要多少斤,然后我們把這個要求告訴漁民,漁民出海捕撈。余下的零頭小商小販就一搶而空了,還有不少市民到海邊來購買,現在商販們也有不少銷售渠道,有的還直接發(fā)生鮮快遞,快遞到平度、濟南這些地方,有的發(fā)的更遠?!壁w宇昌介紹道,2000年左右的時候,是紅島蛤蜊最暢銷的時候,曾經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給當地蛤蜊養(yǎng)殖產業(yè)帶來了不少利潤。

      盡管在蛤蜊養(yǎng)殖的過程中也會碰到蕭條期,但是紅島蛤蜊的口感是它的“王牌”,趙宇昌表示,只要吃過紅島蛤蜊的人都認這個蛤蜊,所以即便虧本也比其他地方的蛤蜊虧得少些。

      納新扇貝皮上長海蠣子

      這些年,趙宇昌除了養(yǎng)殖蛤蜊外,還開始琢磨海蠣子養(yǎng)殖。春天撒蛤蜊苗、秋天撒海蠣子苗成了趙宇昌每年必做的的功課。“我們一般從煙臺那邊進海蠣子苗,海蠣子苗長在扇貝上,煙臺那邊加工扇貝柱扔下來的扇貝皮我們就進過來撒到海里?!壁w宇昌說,一般養(yǎng)殖兩年,海蠣子就算收獲了。近幾年紅島海蠣子的銷量也在逐年攀升,為養(yǎng)殖戶們帶來更多收益。

      25年的“蛤蜊經”不僅讓趙宇昌走上了致富道路,也讓村民們在養(yǎng)殖蛤蜊的過程中獲益,讓西大洋村走出了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致富路。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