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煥新顏!青島昔日糧倉變身健身打卡地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2日訊 平安路24號,這個綠樹紅磚、質樸沉靜的小院在老城區(qū)一眾居民樓和商鋪的簇擁下格外顯眼。1月,由青島市最大的閑置物資交易市場改造而成的青島國信全民健身中心試營業(yè),正式面向全體市民開放。
記者還未進入園區(qū),就已經被孩子玩耍打鬧的聲音吸引。
“我第一次來這里的時候都不敢認,這還是原來的舊貨交易市場嗎!”梁奶奶一邊招呼著正在爬上爬下的小孫子過來喝水,一邊操著青島口音激動地說著,“這塊地可大有來頭,早些年是青島第二糧庫,是四方的中心。那天我?guī)еO子路過,誰承想這里居然變成了這么好的小院。從那之后,我孫子非要每天讓我?guī)麃硗妫f多跑多跳能長大高個!我年輕的時候就帶著兒子來這塊活動,沒想到老了還能帶孫子出來活動,這一塊地養(yǎng)起來我們家兩代人!”
馮奶奶接過話頭:“我們家娃那才叫一個開心!我小孫子從小嚷嚷著要當籃球運動員,讓我給他報名籃球課,但國信體育館離這兒太遠了沒法經常去,他還為了這個鬧了好幾天!”順著馮奶奶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個敦實的小男孩正在玩“跳房子”:“這不,轉眼小籃球館就開在家門口了,我就老是奚落他,我說你這不白鬧了!”
小男孩好像知道奶奶在說他壞話,遠遠地擺了一幅生氣的姿態(tài),又跑走玩去了。
說話間,記者環(huán)顧四周,才發(fā)現不知什么時候,這里人多了起來,98個地上車位都快要停滿了。陽光滿布的環(huán)形步道上,或是滿頭白發(fā)的老兩口相依散步,或是放了假的小朋友一圈圈蹬著自行車。再小一些的孩子由老一輩帶著在公共娛樂區(qū)活動,年輕人則三兩成群直奔球館。
“好球?。≡賮?!”“幾天不見漲球了!”國信全民健身中心籃球館里,一個全場、一個半場滿滿當當,無論老少都激戰(zhàn)正酣。還有些來晚的散客,只能在場邊拍拍球,期待著接波時能有上場機會。
走進球館,是一場視覺震撼。天藍色墻體,巨大的CBA以及青島國信男籃的LOGO,嶄新的專業(yè)地板,男女更衣室一應俱全……“這里的場地就跟電視里CBA的一樣!”有人發(fā)出這樣的驚呼。記者了解到,除了硬件設施齊全,冬季館內溫度常年保持在16℃。沒有一絲冷氣,活動起來也不會太過燥熱,這正是冬季最適宜運動的溫度。
“聽說這開了個很好的新球館,正好春節(jié)前得閑,今天我們哥幾個十幾號人約了一場球局,這么好、這么標準的場地確實少見?!蓖鯘捎顒偞蛲暌惠?,正氣喘吁吁地大口喝水。
“還是我付出最大啊,我從西海岸跑來的!你說,我為了這場球,是不是拼了?”徐木慶嚷嚷著推門而入,幾人很快鬧成一團。
球館角落,一個穿著皮鞋夾克有些違和的身影,看著場內這一幕呵呵地笑。這,便是青島國信全民健身中心項目負責人戴路。規(guī)劃、設計、建設、打磨……這么久的辛苦換來的大伙的笑臉,也終于換來了戴路的笑臉。
一同用腳步丈量這個“老城煥新顏”的健身中心,戴路的話語里流露著遮不住的自豪:“從去年6月份我接手開始,難,很難,非常難。難題一個接著一個,但我們都克服了,才有了這里現在的新面貌?!?/p>
當初最令自己愁眉不展的難關,現在戴路已經能坦然談起:“其實,這里的地角很好,卻也正是施工最困難的地方。這塊地周圍都是居民區(qū),還很密集,稍大一點的施工響動都會造成很大影響,所以我們只能白天施工,晚上全部停工。而且我們還秉持著尊重老園區(qū)歷史的原則,既要保證這些蘇式倉建筑的歷史價值,又要在此基礎上翻新升級,不僅設計、施工難度大,還時間緊、任務重,當時真是每天都發(fā)愁?!贝髀忿D頭笑了笑,“好在,原來的‘折磨’已經變成了現在的成就感?!?/p>
“這片建筑原來有很多舊貨市場的租戶居住,我們一個個溝通、一點點想辦法,最后將所有租戶妥善安置后才開的工?!薄斑@塊地呢,我們考慮到周邊有很多居民,設計成了休閑體育區(qū),臺球、電競館很快就建好了,到時候這里肯定更熱鬧!”“還有現在咱走的這條路,是不是陽光很足?我們在設計時連采光都考慮到了?!泵孔哌^一個地方,戴路都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著每一隅發(fā)生的故事。
交流的間隙,戴路的電話響個不停。球館試營業(yè)的細節(jié),以及其他正在建設的項目,他的一天依舊被排得滿滿的。
行進中,記者迎面遇上了日常巡視的工作人員趙濤。“姐,6號場灑水了,還得麻煩您抓緊來清理一下。”“籃球館男廁的洗手池臺面有積水,得空來擦一擦?!薄靶∨笥?,注意安全,這是行車道!”……趙濤拿著對講機不停切換著頻道,腳下也是一刻不停。兩小時一次巡檢,已經成了這里工作人員的日常。
走進羽毛球館,入眼也是一片悅目的藍色,六個場地緊密排布著,男女羽球愛好者正在揮汗如雨。戴路挑了挑眉,向記者“炫耀”著其中蘊含的設計細節(jié)。
戴路指指頭頂:“你抬頭看看,光線很柔和吧?每一盞燈我們都加了防眩暈的燈罩?!彼种钢傅孛妫骸澳憧催@個羽毛球網的柱子,有沒有很特別?我們是在老建筑的基礎上改建的,地方就那么大,當時規(guī)劃想設計六塊羽毛球場地,劃線的時候卻發(fā)現少了20厘米。”
他用手比出20厘米的距離:“就是這一小段,球友就會感覺寬敞很多,當時為這20厘米真是絞盡腦汁。后來,我們決定使用這種‘海燕式’雙向柱,相鄰的兩個球網共用一根柱,既保證了球友體驗,又最大程度利用了場館面積?!?/p>
走一陣,聊一陣,不知不覺兜完了一圈?!拔矣X得我的成就感會在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之后,當越來越多的人都因為在這里運動而感到快樂,那才是我最開心的?!贝髀氛赝藖砣送膱@區(qū),冷不丁冒出這樣一句。
一抬眼,幾個年輕人剛打完球,勾肩搭背走出球館。興奮交談中,他們口中呼出的熱氣升騰而起,飄向空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許諾 實習生 宋沁妍/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