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遠地區(qū)背包旅行時,常會遇到需要攔路搭車的情況。除了性別因素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的搭車是否順利外,還有一些經驗和注意事項能讓你的搭車成功率大大提高。 一、注意安全
一般說來,在背包旅行中搭車,大家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同樣,
對于司機來說也如是,他們也擔心搭車的人會不安全(尤其是幾個人一起搭車時)。因此,背包客在搭車之前應該注意儀表,絕不能目空一切、狂妄傲慢,更不能有絲毫匪氣。同理,如果你發(fā)現(xiàn)車上的人過于匪氣,那你最好再尋別的車,免得自己誤入狼群。 搭車時一定要先向司機表明自己的身份,讓司機覺得你是個可靠的人。但最好不要說自己是來旅游的,因為在很多人眼里,旅游是件奢侈的事情,凡是參與這樣奢侈事情的人都很有錢,那樣你的車費可能就會偏高。如果你長相年輕,可以說自己是大學生,去看同學,如果你長相老氣,可以說自己是去做考察或研究。
二、多看勤問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可以說是搭車的一項基本要領。在任何一個地方,如果你要找車搭車,就一定要多看多聽多問。我國的汽車車牌都是有規(guī)律的(例如,“川A”是成都地區(qū),“藏B”是昌都地區(qū),“新O”是喀什地區(qū)),了解自己目的地的車牌代碼,會讓你節(jié)約不少精力。
多向當地人打聽車輛停靠情況會讓你事半功倍。無論是吃飯、住宿還是上街購物,凡是和你接觸的人,你都不妨問問搭車情況,包括時間、車況、價格、司機為人、注意事項等。
三、講究策略
搭車最方便的地方是司機們常去的餐館,其次就是汽車修理廠。如果你看到有你想搭的車停在那里,你可以先向餐館或修理廠的老板詢問車況路況。一般說來,他們會樂意告訴你這些,而且也樂意介紹你搭車。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和司機搭訕,但切記不要進門就問“誰是司機?去哪兒?能搭人嗎?”中國人講究委婉,你可以先和司機搭上話,聊上天,等人家問完你的基本情況以及哪來哪往時,再請求搭車也不晚。
如果是在半路上搭車,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盡量不要在上坡路段攔車,省得司機因為起動麻煩而不停車(路上的貨車常常是超載的)。第二,千萬不要在急轉彎處攔車,一來司機不容易看見你,二來這里停車會很危險。第三,最好在直路上攔車,司機能在很遠處就看到你的搭車手勢,方便他停車。第四,如果有可能,可以利用廢棄的紙箱寫個大紙牌,讓司機看清你的目的地(有不少司機不愿意拉短途的客人),這樣能夠提高你的成功率。
四、巧談車資
搭車的價格一般都會有個基本標準,各地經常參照的是長途客車價格的八折左右。當然,有些地方沒有長途車,一般的基價是按每百公里多少元來計算。通常山區(qū)的基價比平原的高,高原的基價比盆地的高,短途的基價比長途的高。坐在貨廂里(俗稱“扛大廂”)與坐在駕駛室也會有幾十元的差別。
和司機談價時,你可以根據行價往下說點,但別說得太低。切記在出發(fā)前談妥價錢,不要聽信“上車再說,邊走邊談”的說辭。我國廣闊的西部有許多地方人煙稀少,如果半路談不妥價錢司機在半夜趕你下車,那就慘了。車費都是到達目的地后再給,到時如約點鈔即可。
五、風雨同行
長途司機幾乎個個都是“研究員”(抽煙喝酒人員)。在搭車途中,無論你自己是否抽煙,最好都買上一盒當地司機常抽的煙,一來加深感情,二來保證安全。如果你沒有抽煙、遞煙的習慣,那就干脆往司機的駕駛臺上一放就行了。中午停車吃飯,司機有時候會喝點酒,這時你不必大驚小怪,一般說來,跑長途的司機中午喝酒還都是有譜的,你可以婉轉地跟他說白天要趕路,不如等到晚上一起喝個痛快。
長途行車,司機往往因駕駛無聊而疲憊,因此你必須時常和他說話胡侃,讓他心情暢快,覺得搭你是件開心的事情。這樣,當你有停車拍照、小解什么的要求時,司機也會樂于照顧。如果遇到拋錨、事故、天氣惡劣而停車,你也應該盡你所能,墊石頭、推車什么的,千萬不要消極地躲在車上等待,只有同舟共濟,才能共渡難關。